“张江科学城中从事研发工作的的程序员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张江男’。我自己是‘张江男’,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海内fb体育外人才加入‘张江男’的行列。”在1月11日下午举行的浦东组全团审议中,新任代表潘晶的一席线后“张江男”。
潘晶扎根浦东张江20年,创立了中国首家专注医疗服务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型公司——钛米机器人。疫情期间,钛米设计的“消毒机器人”曾派过大用场。也是这段本土创业经历,让潘晶对创新环境的感触尤深,“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这次两会,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话题就是创新。”
潘晶的大学专业就是机器人。从交大硕士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美国国家仪器的“技术岗”。在外企工作做了9年研发3年市场,积累了丰厚经验后,他开始思考机器人的未来。
“当时觉得机器人有很多方向可以做,玩具、教育、安防……最后,我瞄准了医疗。”潘晶希望用机器人的技术去解决那些最难、最有价值的问题。而医疗服务涉及人命关天的场景,对于产品的成熟度、可靠性要求都很高。另一方面,医疗供给侧也出现明显短缺,人工智能正好可以赋能。
2015年,潘晶投入医疗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创立钛米机器人。“钛金属是生物活性最好的金属,很多植入的骨骼关节材料都以钛为基底。米取自于纳米技术。我认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就跟这两者有关。”
在医疗领域,交叉感染非常棘手,传统解决方式是靠人工擦拭,管理方式也很落后,“我们叫打勾式管理,我打个勾,就代表我做了,但实际上无法对结果进行量化考核,所以我们捕捉到这个需求后,就在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新技术来提供消毒的手段。”
2018年,钛米设计出消毒机器人,这也是全国首款获得消毒器械注册证的机器人。新冠病毒肆虐的那段日子里,消毒机器人大显身手。2020年1月,钛米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指挥团队,10台消毒机器人从上海“奔赴”武汉支援。去年大上海保卫战中,钛米就在市级方舱和新冠定点医院部署超过450台医疗机器人,保障医护人员超过6000人,负责12万平方米医疗环境的高水平消杀工作fb体育。
作为公司创始人,潘晶是平日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了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算得上钛米的首席工程师,“只有精通业务一线,才能更好地与医院沟通,把他们的诉求归纳抽象出fb体育来,用技术来解决痛点。”
去年7月,潘晶作为信息员参加《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条例(草案)》立法征询活动。“征询会邀请了不少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我们讨论得热火朝天。”
“讨论的话题也很有意思,比如病人就诊的数据所属权是谁的,属于患者,还是医院?”潘晶说,医疗服务就有这样的案例,比如机器人为每一台手术所用的耗材不同,这个数据对医院很有参考价值,可以用来做内部指标的优化。对医保也有参考价值,可以计算出每一项医疗服务的成本。但是如果这个数据放在商家手里,就触碰了患者隐私。
“这些数据该如何合理化应用,这在国外也是前沿立法。”潘晶说,有人提议,引入金融监管的“沙盒”模式,鼓励创新主体大胆试错。这些建议在这部条例上都有所体现。
让潘晶深有感触的,不单单是这部法规本身,“通过立法征询活动,我表达和传递了自己的想法,也让我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
潘晶觉得,这也是他作为人大代表的一场预热。“上海正在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fb体育。作为联系点信息员,我就是最好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潘晶第一次来浦东是2003年,作为实习生踏入一家外企在张江的研发中心。20年间,伴随着张江的一次次蜕变,他也完成了从实习生到外企职员、再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
“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张江男。”潘晶说,他把张江作为自己工作和价值展现的平台。两会上他的审议发言关键词就是“张江”。
科技企业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技术人才,钛米技术研发人员占75%,团队平均年龄27岁左右,钛米的留学生招聘就通过在张江的“国际人才fb体育港”服务枢纽平台,实现了单一窗口和一网通办。
“这里能让足够多的种子落地、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作为本土企业,潘晶清楚张江的优势,亦了解痛点,扎根这片“土壤”多年的他看好这里的前景,“如果上海需要一个创新核爆点,那就应该是在张江。你不可能把鲨鱼放在鱼缸里面去养,因为鱼缸的生态环境它不足以支撑鲨鱼医疗新闻。无论是从人才维度,还是产业结构角度,张江都具备未来成为新的产业核爆点的生态环境。”
眼下,浦东正形成人工智能赋能“硬核”产业集群。2019年,这里启动中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3年来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效。前不久刚刚公布十大成果,标志着先导区迈入3.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