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体育fb体育fb体育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28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齐贵新、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李志勇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新闻处副处长马剑主持。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更多情况,共同促进规划落地实施,今天我们分三场召开发布会,逐一介绍三个《规划》的主要内容,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开始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齐贵新先生、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李志勇先生。我是本场发布会的主持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新闻处马剑。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相关情况。大家都知道,医疗装备是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医疗装备行业、医疗系统等各方积极性,推动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10个部门,组织行业专家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企业包括外资企业等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编制形成了《规划》。
《规划》包括发展环境、总体部署、重点发展领域、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五大部分,具体内容可用“7556”四个数字概括fb体育,也就是:围绕7个重点领域,部署5项重点任务,通过实施5个专项行动,采取6项保障措施,力争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其中,7个重点领域包括: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基本覆盖了全人群从防、诊、治到康、护、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装备需求。5项重点任务是:推进跨界交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医工协同、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全方位服务能力,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基础支撑能力。5个专项行动是:产业基础攻关行动、重点医疗装备供给能力提升行动、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行动、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医疗装备产业与应用标准体系完善行动。6项保障措施是:创新支持模式、促进推广应用、加强人才培育、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化开放合作、加强组织协同。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医疗装备的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各界对医疗装备的发展高度关注。请问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谢谢您的提问。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对多层次、个性化、高质量的医疗装备需求更加迫切,社会各界对医疗装备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凝聚共识、加强协同,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着力构建医疗装备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推动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建立了推进医疗装备发展应用协同工作机制,积极搭建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合作平台,强化医工协同,推进高端医疗装备研制生产和示范应用。近年来,先后组织了骨科手术机器人、PET/CT等10余种医疗装备开展临床示范应用,得到300多家三甲医疗机构的积极响应,有力促进了产品性能和品质的提升,构建起医企合作、央地互动的协同推进机制。
二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跨行业、“产学研医金”协作,建设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医疗装备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大7T磁共振、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产品可靠性测试能力建设,加快医疗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推广应用等创新链条,进一步夯实了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基础。
三是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我们充分发挥各有关地方、行业组织等积极作用,搭建产需对接、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平台,着力贯通产业链、供应链。在各方积极努力下,超导磁体、电子加速器、射频/谱仪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米PET/CT、骨科手术机器人、第三代人工心脏、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心电监护仪、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产品产量全球领先。医疗装备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融合提速,远程医疗、精准医疗、安全医疗快速发展。
四是企业主体发展壮大。我们积极加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着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20年,我国医疗装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300多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00多亿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生产制造基地。
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8%。目前已形成了22大类1100多个品类的产品体系,覆盖了卫生健康各个环节,基本满足我国医疗机构诊疗、养老、慢性病防治与应急救援等需求。“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和制造强国战略部署,聚焦临床需求和健康保障,着力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据了解,本次《规划》是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请问编制《规划》时有哪些考虑?《规划》有什么亮点?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讲的,《规划》是国家层面推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第一个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速,给医疗装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全球“大卫生”“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医学服务模式从疾病医学服务向“疾病+健康”医学服务转变,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延伸拓展,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调整,发达国家争夺医疗装备竞争高地日趋激烈,我国医疗装备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面临的阻力和竞争压力明显加大。可以说,当前阶段制定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所以,我们在编制《规划》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编制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多次研究论证,明确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推进举措等。
《规划》亮点主要有四点:一是深入贯彻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划》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聚焦临床需求和健康保障,研究提出了医疗装备的定义以及七个重点发展领域,明确要强化医工协同,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二是深入贯彻了为全人群做好全方位全生命期医疗装备保障服务的发展思想。《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促进、养老等各方面医疗装备发展;提出要推进“5G+医疗健康”,居家社区、医养康养一体化等新模式发展,促进医疗服务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拓展。同时,也考虑了重大传染病、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装备保障需求,明确要大力发展紧急医学救援装备。三是深入贯彻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指导思想。医疗装备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划》明确要始终把质量和安全作为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创新发展、安全第一。既要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瓶颈短板,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保障产业发展安全;又要加快健全安全保护体系,保障医疗装备本体安全、使用安全以及网络安全。四是深入贯彻了医疗装备和医疗服务模式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充分考虑了医疗装备与医学服务模式的紧密协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明确要建设多维度医工协同创新模式,加大“医+X”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5G+医疗健康”,推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中医特色医疗等新业态全面发展。
当前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医学服务模式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请问《规划》如何推进新型医疗装备创新发展应用?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医学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面向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医疗装备成为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热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信息通信、新材料、生物等新技术与医疗装备加速融合,新型医疗装备产品和应用不断涌现。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多措并举推进医疗装备创新发展,指导行业协会遴选了七批共73类医疗装备产品目录,累计1600余款优秀医疗装备进入目录,加大宣传推广,推动了一批支持新模式特征的创新医疗装备发展应用,开展了5G+医疗健康、远程医疗等试点示范,有力提升了医疗装备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进一步凸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医疗装备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在保障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医疗装备创新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
在《规划》中,我们也将医疗装备创新融合发展纳入到重点任务当中。一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医疗装备攻关。围绕心血管、呼吸、肿瘤、创伤fb体育、儿科等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需求,支持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组建攻关团队,以临床为牵引加强医疗装备基础前沿研究,突破一批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开发一批满足医学教学、临床研究、科学研究等需求的医疗装备,引领医学模式变革。二是加强临床应用创新研究。支持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等深度合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强化医工协同发展,开展医疗装备临床应用创新研究,提升医疗装备性能水平,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三是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发展。支持医疗装备、电子信息、互联网等跨领域、跨行业深度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嵌入医疗装备,提升CT、MR等传统医疗装备的诊疗水平,推动医疗装备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发展。四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鼓励行业企业聚焦智慧医院建设需求,加快研制导诊、门诊筛查、咽拭子采集、抽血、辅助检验、智能无接触式扫描、辅助诊断、重症监护/护理、智能巡诊、配液送药、医疗垃圾处理、消杀灭菌等医疗机器人,着力发展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智慧医疗装备。五是推进“5G+”医疗健康新模式发展。推动运用5G技术改造提升医疗卫生健康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搭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和医疗平台,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研究建立能够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推动智慧医疗健康装备和应用创新,支持远程问诊、远程会诊等加快发展,为构建有序有效的分级诊疗格局医疗新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打好基础、做好支撑。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医疗装备研制生产、保障供给能力带来了严峻考验。请问医疗装备行业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球性流行病防控应急能力,快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如何提高重大自然灾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谢谢您的提问。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为我国乃至全球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敲响了警钟,暴露了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应急保障准备不足、行业应急保障机制缺乏等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疗机构和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勇于担当、排除万难,在此次防疫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为夺取抗疫斗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球流行性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重大自然灾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规划》在重点任务、专项行动中对此进行了部署。明确要加强疫情预测预警、应急检验检测、疫病防治、紧急医学救援、医疗装备应急动员等能力建设,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需求做好医疗装备保障工作。比如,要开展传染病快速检测成套装备、大规模疫病防控应急装备及解决方案研究,提升传染源识别、传染途径切断等水平,提高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要发展海陆空远程医学救援、极端天气紧急医学救援等装备,提升自然灾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下一步,我们医疗装备行业将认真贯彻落实《规划》部署,积极加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支持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合理布局产能,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加强应急医疗装备技术储备、产能储备,形成平急结合机制,一旦发生疫情、灾情,能够实现快速转产,提升我国紧急医学救援装备的快速响应、有效供给能力。
疾病诊疗不仅关系患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也关系患者个人隐私。请问《规划》在加强医疗装备质量安全管理、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哪些具体部署?
谢谢您的提问。医疗装备是医务工作者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必要工具,是服务临床诊疗和保健康复等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设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关系到生物安全、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规划》明确医疗装备发展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作为发展生命线,利用各种安全技术提升产品安全防护能力、信息数据安全保护能力,筑牢风险防范的屏障和堤坝。一是保障医疗装备本体安全和使用安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明确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和产品质量管控,积极研制和应用医疗装备专用密码技术,确保医疗装备产品安全有效,包括本体安全和使用安全,提升医疗装备产品防攻击、防篡改的能力。二是保障医疗大数据安全。加快提升攻击防护、漏洞挖掘、态势感知等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能力,为医疗装备远程运维、医疗装备健康管理、医疗互联网、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诊疗等的发展,筑牢风险防范的屏障和堤坝。完善医疗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强化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医疗大数据保护。三是提升安全保障服务能力。围绕医疗装备设计、制造、检测、试验、安装、维护等生命周期环节,推动建立一批医疗装备网络信息安全评估评测、检测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安全保障服务能力。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8.7%,我国已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请问《规划》对此是否有考虑?
谢谢您的提问。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社会上适老、助老医疗装备与服务不断涌现,保健康复、智能辅助类装备创新化、产业化取得积极进展,康复训练用外骨骼机器人、护理用轮椅一体机等创新型产品加快上市。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适用于老年人需求的医疗装备产品种类还不够丰富,医疗保健服务还不够便捷多样。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基数大、增速快等突出特点,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6亿,今后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以每年约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高龄和失能失智老人数量不断增多,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养老和健康服务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凸显。
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我国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需求,提升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医疗健康服务保障能力,《规划》中做出了重点部署:一是明确要大力发展适用于老年人需求的保健康复、智能辅助等医疗装备。比如,鼓励对推拿、牵引、康复辅具等传统保健康复装备开展系统化、定制化、智能化升级,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同时,加快研发基于机器人、智能视觉与语音交互、脑机接口、人机交互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新型护理康复装备,发展智能康复机器人、智能助行系统、多模态康复轮椅等智能化装备,为老年人日常生活、出行等提供更好助力。二是明确要发展居家社区级新型医疗装备。探索在老年人、慢性病等重点人群生活区域如家庭、公共场所等健康建筑内嵌入医疗健康感知类装备,对个人身体健康信息实现实时监测与评估,进行智能疾病预警、主动干预等。三是明确要推进居家社区、居家医康养一体化发展。推动构建医疗机构、第三方诊断/检验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居家社区等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新机制,开展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探索构建防、诊、治、康、护、养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为促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做好积极支撑。
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请问《规划》对开发中医诊疗装备、推动中医药发展有什么考虑?
谢谢您的提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规划》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中医诊疗装备作为七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明确在继承发扬中医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临床诊疗和健康服务规范化、现代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一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深度挖掘中医原创资源,开发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可穿戴等新技术的中医特色装备;二是围绕中医药数字化、中医影像化、效果可视化等,进一步提升脉诊、舌诊以及针刺、炙疗等中医装备的性能品质,推动中医装备智能化发展;三是推动中医临床诊疗和健康服务规范化、远程化、规模化发展,发挥中医易于普及和“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医疗模式的优势,让更多患者受益。
医疗装备行业是一个开放性行业,国际医学交流、医疗装备研发合作非常频繁。请问行业对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什么落实举措?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医疗装备行业是一个非常开放性行业,医疗机构、医疗企业国际交流非常频繁。目前,国外知名的医疗装备企业基本都已经在我国投资设厂、扩大生产,推动了我国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也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同时,我国医疗装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扩大产品出口。如,我国生产的CT、磁共振、直线加速器、心电监护仪等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家医疗机构,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国医疗装备企业不讲条件、不惜代价、加班加点,积极组织生产、扩大供应,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次《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医疗装备发展将坚持开放合作的原则,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下一步,我们医疗装备行业将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积极参与全球医疗装备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为加快构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积极努力。一是加强与国外优秀医疗装备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交流合作,为他们来华投资建立医疗装备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二是为国内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走出去”做好服务,积极探索与国外同行合作新模式,共建新业态。三是加强行业咨询服务能力建设,为行业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法律咨询、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服务。
感谢三位发布人的详细解答,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积极参与。再见!